首页 > 工作动态

通州区科协启动2025年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

时间:2025年05月19日    来源:区科协

在登山家眼里,珠峰是一座高山,登顶珠峰对登山者来说意味着梦想的实现、成功的标志、人生的历练以及巨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但对于科学家,则意味着探寻未知,破解奥秘,哪里有未知之谜,科学家就向哪里进发。带着对珠峰的向往、期待和种种未知,5月13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柴厂屯学校初中200名同学来到《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与珠峰站的成长传奇》的课堂上,聆听来自科学家的故事。

珠峰地区高寒缺氧、生活艰苦,为什么中国的科学家们要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不断攀登,甚至“超越珠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马伟强作为主讲专家,为现场的青少年讲解了珠峰科考的重要性,解读了青藏高原作为东亚乃至全球天气气候的关键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取到大量的科学数据。“有了真实的科学数据做支撑,科学家们就能更准确地认识珠峰地区的气候、天气灾害、地质等信息。

马伟强在活动现场回忆在珠峰地区做科研的日子,不由得感慨万千。“当时的科考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任何现代化设施和条件,都是靠双手做起来的”。那么,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攀登珠峰的科学家们取得了怎样的成果?马伟强用“巅峰使命”总结了2022年珠峰科学考察研究的成果,包括首次建成了梯度联网的巅峰站,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首次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了珠峰顶部的冰雪厚度并获得连续冰雪厚度剖面准确数据等。“我们创造了巅峰使命极高海拔科考多项世界纪录,树立了原创性科考活动新标杆。”他激动地说。

今年,我国将迎来“中国人首登珠峰65周年”“首次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我国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甚至没有提前铺设好的保护绳和成熟的攀登路线,但奇迹出现了。或许是珠峰女神对同胞的温柔,或许是中华大地对子民的热情,使中国人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纪录。”这是1960年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时的场景,也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走近地球之巅》图书里的一段描述。作为图书编委的马伟强,在活动现场详细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向学生们赠送了图书,鼓励同学们阅读后可以感受地球之巅的震撼恢弘,见证勇攀地球之巅、科学高峰、探索未知世界的中国精神与力量。

柴厂屯学校校长杨旭升在活动结束后表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通州区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此次活动对于柴厂屯学校的青少年来说,犹如科学教育的“及时雨”。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科学家的坚持和勇气,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还为他们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通州区科学技术协会将继续引进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的优质科普资源结合2025年通州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培训,后续还将开展多场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

2025年5月15日

分享到: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